斤斤計較

14 May 2022

 

網上圖片

 

記得我在倫敦剛投身社會工作時曾經歷過一段需要在財政上斤斤計較的日子,我在「經濟獨立」這篇文章中細說了當時的情況。那段經歷讓我能夠體諒那些為了生活需要在金錢上量入為出的人的難處。我很慶幸自己在經歷過那一年多財政緊拙的日子後,經濟環境得到了改善不用再面對那種困窘的局面了。

今天,在香港,當然還有一些貧窮戶需要每天精打細算控制每一分錢的收支,但我發覺更多斤斤計較的情況卻源自於人們貪便宜和好勝的心態。怎麼能夠更便宜地獲得更優質的商品或服務是每個「精明」的消費者都想做到的,有些人甚至會更享受在找到最優惠的消費方案後的那份滿足感,反而消費本身的商品價值是怎樣對他們來說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斤斤計較的心態也會因人而異因環境而改變。一般來說,面對好朋友或當自己心情舒暢時,很多人都會變得慷慨起來。可是,我也認識一些朋友,他們都很富足,也喜歡幫助別人,但當涉及到金錢支出時,就算只是很少的消費金額,他們也都會立刻變得精明起來,認真地去討價還價。

斤斤計較的表現也並不只是在金錢方面。工作上,我曾遇到過一些人,他們只想做好本分不願意跟別人合作,總是希望將工作盡量推卸給別人,斤斤計較自己的工作量和責任。其實,計較著類似的家務分工和責任問題是不少年輕家庭糾紛的來源之一。另外,朋友交往中也有一些人總是不饒人,什麼事情都要爭拗一番,一定要爭到最後其他人都不再說話為止。

人總會有斤斤計較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愛斤斤計較的朋友。朋友之間的交往可以適度地調節,我們也要適當地改善和提升自己在這方面的心態。

Previous
Previous

問問題

Next
Next

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