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題
28 May 2022
小孩天真無邪,大多都喜歡問問題,什麼事情都希望尋根究底。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好奇心很多時候都會慢慢地減退。生活上過多的需求、過度的教育學習、同儕的互動比較,這些都容易給孩子增添壓力減少他們發問的意欲。另外,自以為是的自信也是減少發問的原因之一。
多年來的企業管理經驗讓我體會到在適當的時候問適當的問題的重要性。其實,懂得問問題尋找根原性的答案也是我建構自己對當今世事見解的一個重要環節。
當今資訊非常發達,但大多數的傳媒都是立場先行,在報導時事和評論時都帶著誘導性,社交平台的信息推演更是以企業利益為出發點,受眾很容易被這些以偏概全的資訊誤導。日常生活的不同壓力、過量信息帶來的資訊疲勞、以至個人的主觀想法,這些都會令我們疏於發問,就算是發問也只限於皮毛無法擊中要害,這就容易被一些政客以至利益團體在思維觀點上牽著鼻子走了。
人民生活素質的提升是優質政府管治的憑證,反之亦然。為什麼有些國家總是喜歡指責別國的管治問題,卻漠視解決本國民眾的生活難題呢?兩個國家在打仗,為什麼制裁一個國家同時供應武器給另一個國家,這樣就能夠促進雙方和解締造和平嗎?大量花費國民的錢為別國打仗又怎麼能夠利益自己的國民呢?政客們可以以大量的資訊混淆視聽,但我卻會以簡單的常理思維 (common sense) 看待這些根本性的問題。
人類有很多認知的局限,不明白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別人為自己製造更多人為的誤導,擾亂這個世界的和平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