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藝術
16 January 2016
每個人都知道說話時要懂得運用技巧,以便能讓對方明白自己所希望傳遞的信息達到其目的。有時候也不希望因自己說的話、語氣、表情等得罪其他人而增添麻煩。
在「親人」的文章裡曾提到過,人們通常對伴侶和家人說話時會比較直接,有時可能不太注意說話的藝術而令對方感到難受甚至覺得受到傷害。但因為與親人屬於親密的關係,我們覺得對方會了解自己會原諒自己,因而就不太在意改進自己說話的語氣修辭,反而對陌生人或一些不太熟悉的朋友說話時語氣會有所修飾比較客氣。這種厚彼薄此的心態與對方在你人生中所發揮的影響和作用是不成比例的。而且,長期不公平地對待親人總會有令他們感到沮喪心灰意冷的時候。
在現實生活中,說話的藝術因人而異。這可能是對某些人的偏愛或反感,可能是跟對方有利益的糾葛,也可能是他有著不想人知的原因。
曾有一位上司對他部門裡一位很能幹的同事說話總是比較苛刻比較挑剔,但對同一個職位能力較平庸的同事說話的語氣態度卻比較好比較和藹。可能有人會認為他是利用激將法來培訓鍛鍊能幹的那位同事,但實際情況是因為不斷地挑剔批評終於令那位能幹的同事意興闌珊黯然退下,那位上司是在用這種方法鞏固自己的地位。當然也見過不少上司沈迷於享受下屬利用說話的藝術來奉承獻媚的例子了。
我們還會看到某些政客是如何將說話藝術的陰暗面發揮出來!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帶有誤導性的言辭等等這些都是慣用的伎倆。他們可能是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持,但他們有沒有給予選民一個平衡的全方位的認知了解以便作出適當的選擇呢?在朋友圈子裡,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伎倆用在你的身上呢?
究竟說話的藝術應該是怎樣做的呢?說話是希望對方明瞭你的訊息。如果能多注意對方聽你說話的感受,多關注對方能否得到一個多角度平衡的訊息以做出選擇決定,多抱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態,那就是一種簡單的說話藝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