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

5 August 2023

 

網上圖片

 

最近,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自己近來的生活相對如意,一位好友就問我近況怎麼個好法?我當時有點語塞沒能舉出什麼例子,只是跟他分享了我對如意的看法。

如意的境界並不容易界定,畢竟每個人的「意」每分每秒都在改變,如意是隨著心境的變化而改變的。若是將自己的要求定得高,達不到要求令自己感覺不如意的機率也相應提高,這也代表著降低要求能夠令自己更容易達至如意。可是,我們總不能什麼事情都不作要求,無欲無求的境界並不是凡人能夠輕易成就的。

當事與願違時,很多人會感到失望氣餒,不如意的心情就應境而生。但如果在這一刻自己的心情不被外境影響,心態能夠保持平靜,那就不會不如意了。這需要我們明白到事與願違與世事變化都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再壞的心情也無法改變事實。相反地,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選擇接受、放下和釋懷,心態的調整可以讓如意伴隨著自己。況且,這種心態也使我們在遇到稱心如意的事情時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中國人視如意為吉祥的象徵,萬事如意、如意吉祥都是常用的祝福語。可是,如意只是古時候人們用來搔背搔癢的器具,俗稱不求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即如此。後世將如意的製作材料工藝化珍貴化,使它成為了帝皇雅士的玩賞物件,造就了它今天的吉祥象徵。

如意是一種心態。試想想在背上發癢時能夠用來搔癢的工具已經能夠帶來如意,我們每天對生活的奢望需求又是否容易讓如意遠離自己呢?

Previous
Previous

家務

Next
Next

揀飲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