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富士山
11 August 2018
上個月我和太太及幾位親友攀登了日本的富士山。日本一向是香港人喜愛的旅遊地,攀登富士山也是近年社交網絡的一個熱門「打卡」點。
每年七月到九月是攀登富士山的旺季,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位於半山約2400米高的起步點,山上也有民宿為登山者提供餐飲和住宿服務。雖然上山下山的路不是太長,但要適應3776米峰頂的稀薄空氣,我們跟很多人一樣都是選擇了兩日一夜的行程,晚上在途中的民宿稍作休息,在凌晨時分登上峰頂看日出,之後再慢慢下山。
當天,我們的登山導遊開車送我們去起步點,沿途經過茂盛的樹林區。樹木種類的變化,樹的高度隨著山勢越來越高變得越來越矮小,在超越1800米的雲層線後天色變得清朗,看著腳下的雲海,著實給我上了一堂實用的自然地理課。在起步點準備出發時,我竟然遇見了一位舊同事,在異地他鄉巧遇朋友自然是一番驚喜。
我們刻意把登山的速度放得很慢,以便身體能夠適應稀薄的空氣。山上也漸漸變得只剩下疏落的青苔植物,長著小黃花,引來蜜蜂和其它飛蟲,為這個光禿禿的山頭帶來了一些點綴。到達山上的民宿時已經是黃昏,民宿的設備簡陋,但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中途休息站。
第二天凌晨二時,用過簡單的早餐後,我們就出發登上峰頂等待看日出。富士山的日出當然美麗,但我覺得看著日光慢慢地照亮山下雲海,這種景色的變化更是壯觀,我還感受到陽光溫暖大地的自然威力。下山時路過富士山三百多年前爆發時的一個火山口,想像著當時的情景,越發覺得人類的渺小及不自主性。
下山時遇到風起雲湧
富士山之行是一次充實的旅程,也給予了我洗滌心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