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

1 September 2018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總會為一些事情擔憂。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這些擔憂是無濟於事,是無謂的,但我們還是會繼續生活在擔憂之中。

早前,在一個大學同學的聊天群組中,大家熱烈地討論退休後的生活安排,畢竟我們很快都會「登六」到六十歲了。適當的財務安排當然是首要目標,另一個熱門話題是老了以後的醫療費用問題。雖然我們都各自有自己的醫療保險計劃,但有些同學還是擔心這些醫療保障不能負擔得起不斷上升的醫療費用,有一個同學甚至提出為了要應付將來不能預知的醫療支出,她要繼續工作到至少七十歲。

我同意老了以後的醫療費用可以相當昂貴,是需要有足夠的保障儲備來應付不時之需。不過,什麼樣的保障儲備才是足夠呢?這當然因人而異,但老了以後有可能出現的病症,以至將來醫藥費用的多少都不是我們能夠預知和控制的,為了這些而過度擔憂反而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健康,令事情適得其反。其實,在適當的年紀退休,減免無謂的工作壓力,讓我們多些時間保養身體反而有助於提升健康預防疾病,減低發病的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類似的擔憂個案比比皆是。大多數的父母都會為了子女的學業成績和將來的事業發展而有所擔憂。同樣地,很多關於子女的問題都不是父母能夠控制的,強求還容易帶來反效果,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地為子女擔憂而生活。

有些人會認為擔憂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但是為了一些不能預知不能控制的事而擔憂是否又是值得的呢?

Previous
Previous

「例電話」

Next
Next

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