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餘

17 June 2017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小時候,有一次陪我外婆到一個年老親戚家吃晚飯,看見他吃到還剩一口飯時就停下筷子不吃了,碗裡還剩下一片肉兩根青菜。我當時還以為他要用這些剩菜來餵貓狗並沒在意,但我外婆之後告訴我,這位親戚是刻意剩下這一點點的菜讓自己下一頓再吃的,以次提醒自己生活豐盛有餘,要知足要懂得感恩。

這次經歷使我對「有餘」產生了很深的印象。同樣地,很多家庭在過年過節時都會吃魚,也是取其「有餘有餘」的意思。

最近有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越來越多的都市人感到生活壓力大,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將一些生活標準訂得過高,因為無法達標而令自己不滿意。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事業應該更成功,收入更豐厚;覺得自己應該住更大的房子,開一部款式更新性能更好的車子;祈望自己的孩子學業成績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們努力拼搏,朝著這些目標前進。但是,能實現這樣高標準能如願以償的人畢竟只是少數,無法達標的大多數人因此會感到失落和不開心。

究竟我們應該怎樣擬訂個人的目標要求呢?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個人經歷、生活環境都不同,以他人作為自己的榜樣、目標是不智的。我們當然希望能夠進步,能夠做到更好,但也要記住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在努力付出爭取得到更多的同時,也要感恩自己已經擁有很多了,知足常樂。

其實,物質慾念上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簡單的生活反而能讓我們活得更輕鬆、更舒暢。

Previous
Previous

父親節

Next
Next

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