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2 September 2017
剛在飛機上看了一套電影,講述兩個女人在踏入三十歲前,因各自不同的際遇而對生活與理想產生了不同的啟迪和憧憬。
記得小時候在學校,老師用「我的志願」作為作文題目,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要怎樣去寫,結果只是馬虎了事。我很羨慕那些對前途充滿理想的同學所寫出的文章,但不知道在這些同學中有多少個能實踐兌現自己當初的理想呢?
這些年,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也有過一些高遠的理想。工作上希望能出人頭地,事業步步高升;在家裡當一個稱職的丈夫,培養出有遠志的孩子;能夠對我和太太的父母盡孝道,讓他們多享子女福;當然也希望能保持個人的體力和健康,減緩衰老。在每件事情上我都盡力而為,希望做得最好。但經歷與歲月告訴我,人生中有很多無法控制的際遇在左右著我們,不同的理想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投入也是有矛盾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要懂得取捨及平衡我們的理想。
其實,我們的理想都是在不斷地變化中。二十歲大學畢業時覺得世界都在我們腳下,什麼事都難不倒我們;三十歲努力在事業上打拼勇往直前;四十歲希望給予子女最好的安排;到五十歲時面對身體健康的慢慢衰退、雙親的年邁老去,覺得能夠簡單地生活已經是很好的了。再往下去,我們對理想的追求還是會不斷在變,這可能就是人生的體驗吧。
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驚世的成就,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但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以言行去關愛、啟發和感召身邊的人,這看似簡單,但它卻是一個不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