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
3 June 2017
今年初,我有一位朋友在他事業得意時急流勇退,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
他剛五十出頭,在金融界打滾了近三十年,工作能力強,老闆非常信任他。選擇在這個時候退下來,他解釋說:「繼續為老闆打拼多賺錢雖然能使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獲取更多的名利。但是,再多的財富沒有時間去花也提升不了自己的生活素質,浮名對我的意義也不大。退下來可以使我更能善用自己的時間,能多些關注家人朋友,發展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保養身體等等。對我來說,這些才是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
當然,能夠滿足這些需要是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憑著多年的努力加上懂得把握機遇,令他事業有成,有理想的收入。他年輕時已開始儲蓄並選擇穩健的投資,使他今天能有穩定的長期性投資收入。不能說他生活樸素,但他從來不追求奢侈品,僅著重在實用性和效益性的消費上,這使他能更自如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水平。至於淡泊名利,是他從多年的工作生活中領悟到的。
最近,在一個朋友的聚會中看到他神采飛揚的樣子,我深深感受到他放下工作後身體心靈上的正面提升。他現在會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侍奉父母,常做運動調理身體,看一些有興趣的書,了解更多新生事物充實自己。他也會跟一些朋友分享他多年來儲蓄、投資的經驗,讓大家更能了解到提早安排退休計劃的重要性。每個星期的兩個下午,他會到他教會辦理的老人院當義工,陪伴那裡的老人家談天、讀報紙,為他們的生活添上一點色彩。
每個人對生活滿足的定義和要求都不同,不能說其他人都會仿效我這位朋友走這樣的路,但重要的是我們是否了解自己對滿足的定義和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