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權
14 October 2017
對我來說,話語權是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權利,是一種基本的人權。但我們也知道,在群體社會中,不同人的話語權是不同的。
企業老闆在開會時侃侃而談,有時候説的就算是一些謬論,做員工的往往也會點頭稱是,不想頂撞他。但員工在談論業務表達意見時,一般也會注意老闆的臉色反應,一旦發現他有點兒不耐煩就會住口,就算有更好的提議和觀點也會嚥下去,免得得罪老闆。這反映出老闆有更大的話語權,因為他是員工的米飯班主也是公司的決策者。
由於受眾者多,大眾傳媒也擁有很大的話語權。雖說傳媒的報導應保持中肯持平,但我們更常見到的是傳媒帶著既定立場的報導和廣播。這可能是為了爭取輿論的支持、煽動群眾的情緒、打擊對手或其他什麼原因,但歸根結底都是在為這些傳媒機構和背後的利益集團爭取更大的話語權。每天生活在傳媒有導向性的新聞環境中,我們的思想行為是否不自覺地被牽引著走了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不自覺地為自己爭取更大的話語權。跟同事朋友討論事情時,我通常會細心聆聽對方的觀點後才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覺得這是尊重對方的話語權。但我常常遇到的是在我說話時被對方打岔,因為對方急不及待要表達他的想法,這是否壓抑了我的話語權呢?為人父母教導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但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是否應該尊重他們的話語權,細聽他們的觀點想法,還是仍然硬要把自己的一套灌輸在他們身上呢?
不同人的話語權利是有不同的,我們應該珍惜和善用自己的話語權,也要尊重別人說話和表達的權利,雖然我們不一定要認同和接受他們的觀點。
但為什麼在這個發達的社會裡,越來越多人的聲音被掩蓋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