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

25 September 2015

 
網上圖片
 

投身社會工作後的第二年,財務狀況已有改善。在我應付專業考試和積累核數經驗以獲取專業會計師資格的同時,我也開始了儲蓄計劃,以圓我的置業夢。

在倫敦多年,我住過不少地方,但都只是租住一個房間,跟其他人共用廚房浴室,總有一些「飄零」的感覺。當時倫敦的房價比較高,要積蓄足夠的資金置業很不容易。但想到工作的收入會慢慢增加,而房價還有可能會調整,我就一面儲蓄一面注意房地產市場的變化,等候置業的時機。

我的機會終於在開始工作後的第六個年頭來到了。那時候,我已積蓄了一萬多英鎊,按正常情況還不夠支付首期的。但那幾年,倫敦的房價跌幅比較大,我之前看過一套很喜歡的公寓,當時的叫價是十二萬英鎊,沒想到過了一年多,那個單位還在市場上放售,價錢卻減到了八萬五千英鎊。最後,經過一輪討價還價,我終於以八萬二千英鎊買下了那套公寓。

置業的首期用盡了我所有的積蓄,搬進公寓時的我真是「身無分文」。

雖然公寓的裝修還可以,但也有一些地方需要維修保養,最省錢的方法當然是自己買材料自己做。我先買了一本教授裝修DIY的書,學著怎樣把破爛的地毯換掉,在廚房裡安裝一個新工作檯面,以至填補睡房天花板上的一個「大洞」!在搬進新公寓的頭六個星期,我每天晚上和週末的時間都用在裝修上,把公寓裡的缺失一個一個修補好。雖然是辛苦了一點,但既可省錢又可多學一些家居裝修技能,我覺得還是值得的。

公寓裡的傢俱我也只能買最便宜的,因為已經用光了積蓄,我需要利用不同信用卡來購置傢俱。身為會計師的我當然知道信用卡欠款的利息有多厲害。所以,每個月我都會把欠款還清,只是利用不同信用卡的付款期限來安排買傢俱的時間,以便盡可能地利用信用卡給予我財務上的彈性。這也可以說是運用「財技」吧!

就這樣,我在英國的家慢慢地「成形」了。

Previous
Previous

茄汁蝦碌

Next
Next

洋蔥炆春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