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號入座

14 October 2023

 

網上圖片

 

「對號入座」這句成語的有趣之處不在於它字面所表達要依照編號就座的意思,而是意喻一些人對於與他無關的事情或言論急忙跳出來自己認賬的窘況。類似的情況真是屢見不鮮。

近年來流行的電話騙案包括自稱為受害人子女需要財務上的幫助、或是內地執法人員追查違規的問題等等,受害人由於個人的善心或心虛,對號入座相信了騙徒的故事,結果招致金錢上的損失。國際方面,很多的政治動盪都是以不同顏色簡單口號來煽動群眾的情緒,令他們各自對號入座產生對立與矛盾,讓搞事人從中攫取利益。

日常生活中,對號入座往往是因為我們的情緒被一些事情騎劫了,「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的情緒風波經常在我們身上或身邊發生。兒子考試不理想你對他略為責備,伴侶可能認為是在指責他(/她)管教不善;工作時看見下屬在滑手機你會產生不滿情緒,之後才發現他是在測試公司網頁的流暢程度。種種類似的「以為」都容易令我們對號入座先入為主,處理不當就會產生誤會和嫌怨,甚至釀成大風波。

然而,工作或生活上也有一些人你希望他能夠面對問題負起責任,但他卻貌似渾然不知或刻意迴避,以不對號入座來拒絕認賬。面對這些情況就應該直接指出他們的不是,有時候疏遠或避開他們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人際交往需要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事事都對號入座成為一個玻璃心的人,但也要從中學習改進自己,以理智的心面對世務。

Previous
Previous

呼吸

Next
Next

「奧本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