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觀
8 July 2023
每個人的消費模式和消費水平都不同,要視乎他的生活背景、性格、收入以至其他因素。不同世代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有不同的消費觀。
消費一般都能為生活帶來舒適與便利,奢華生活還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很多人覺得應該及時行樂,享受高消費帶來的舒適和優越感。如果個人財務能夠輕鬆負擔得起,追求享受是無可厚非。但若是「月光族」甚至需要借貸才能撐得起奢華的生活,這不但會令個人財務百上加斤,還會在開心過後回歸平淡時令自己對生活現狀產生不滿,這又是否值得呢?
相反地,有些人生活節儉,無論什麼消費都要精打細算衡量清楚後再為之。對於事業剛起步的人來說,量入為出是穩健的消費方式。但如果已經財務自主,其他因素如選擇更優質的食材以提升身體健康程度、適度消費為生活帶來便利等等,都是更重要更可取的選項。
我工作時的一位上司曾說過:「一個人怎麼樣消費是他個人的事情」。我很認同他的觀點,也尊重別人花錢的方式。這些年來,我的消費模式傾向於以務實為主,也不支持過度消耗和浪費。對於名牌服飾,我的消費意欲並不高,因為不想在衣服弄髒時有那種心疼的感覺,而且性價比跟「優衣庫」的商品並不能比擬。對於喝紅酒的要求我當然有,但不會刻意地追求名貴的紅酒,因為知道自己品嚐的能力只是一般。
消費能夠令我們生活得更好,但過於執著某種生活模式卻容易為自己增添煩惱。平衡實際、適應變化才是最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