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瞧

24 December 2022

 

網上圖片

 

我喜歡用「走著瞧」這個詞,因為很多事情都需要時間來觀察才能做出定論。

這其實是一種老生常談,畢竟多一點時間考慮多一些數據支持都能夠幫助我們作出更恰當的判斷。可是,生活在什麼都講求效率的今天,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作出即時的反應,很多人也習慣在看到問題的表徵後就作出推斷,發表的意見可以截然不同,引發爭議。我覺得走著瞧是有效的思維緩衝,即使我對一件事情作出了即時的反應,但我也會提醒自己要多作觀察才能夠進一步下判斷,這也能夠減少自己被誤導的機會。

前幾天,我和一些舊同學吃飯聊天,在席間談論到國內剛實行的放寬對新冠疫情防控的措施。從「動態清零」到「與病毒共存」是一個重大的政策轉變,民間的調整當然需要一個過程,對民眾的衝擊一定會有,發病與死亡率也會上升,但這也是中國跟世界接軌需要走出的重要一步。

對於國內疫情的發展,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一些片面的資訊初步的信息。可惜,西方傳媒已迫不及待地批評中國的舉措,席間同學們也對開放的時間表以至開放後的秩序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我當然也有自己初步的看法,但覺得還是需要走著瞧,讓時間證明這次政策轉變的對與錯。

對於這些世界大事,我們都只是旁觀者,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很多也需要時間來判斷它們的績效。幾年前,我選擇了放棄事業的抱負,積極地學習養生、提升自己,保持身心的健康,以面對未來的挑戰。沒有人能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我的付出也只有時間才能判斷它的效用。

其實,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要走著瞧的。

Previous
Previous

媳婦

Next
Next

安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