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

20 February 2021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上一篇文章寫到今年農曆新年的拜年活動因新冠肺炎疫情變得有點冷清,這令我想到「拜年不怕遲,十月都是拜年時」這句話。春節拜年一家團聚代表對家庭的重視,探望至親長輩向他們問好是一種孝心,這在什麼時候都是應該做的。春節拜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意識形態,這有助於中華文化的傳承。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習俗信仰和社會運作模式,反映當地人民對世間事務的理解認知以至價值取向,並逐漸形成一種意識形態。全球化打破了傳統思想觀念的疆域侷限,讓不同的文化意識能夠相互交流,衍生出新的認知觀念,這是人類發展進步的一個自然現象。

可惜,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有些人卻只是執著於形式上的規範,忽略了那些意識背後真正的道德價值和意義。主流宗教都是引導人們向善要愛人如己,但意識形態卻衍生出排外思維、敵我矛盾甚至戰爭殺戮,跟原教義背道而馳。有效的政府管治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和諧共處,但一些政客卻把意識形態放在選舉政府的過程上,認為只有他們提倡的民主選舉制度才是正確的,漠視政府的效績人民的福祉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鄧小平先生有一句名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這是一種務實、包容,以解決問題為主軸的態度,放於治國或處理日常事務上都是適用的。可惜,一些國家的政客們卻只是喜歡遊走在意識形態之間,對顏色(膚色)的問題嘴上說平等實際卻充滿偏袒的思維,幾十年來一直無法徹底解決當地的種族歧視問題。

生活中總是會有不同形式的意識形態,我們有沒有被它們蒙蔽而忽略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呢?

Previous
Previous

完美

Next
Next

新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