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義
10 October 2020
顧名思義,個人主義這個概念著重在個人身上,提倡人人都應該保障自己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為自我的信念、目標和發展而爭取和奮鬥。人人生而不同,怎樣發揮自己的潛能,提升個人的質素水平,這些都是每個人應有的義務和責任,是理所當然的事。
近年來,個人主義這個題目卻引起了不少的爭議。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國政府在應對疫情上都各施各法,效果不一。崇尚個人自由的美國在戴口罩防止病毒感染傳播這個基本公共衛生議題上的爭議還是纏繞不清,很多人都認為不戴口罩是個人的權利,外人不應該干涉,卻漠視了這種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令到美國的疫情持續擴散至今還未能受到控制。
反觀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已經舉國集體抗疫,迅速地控制了疫情,大大減低了國民的傷亡,以及疫情對社會資源的消耗。這種集體行動的管治制度是以社會大眾的利益為依歸,可能需要持份者作出一些個人的犧牲以達至對社會整體的最大效益。但是,有些人卻批評這種制度凌駕在個人自由和權利之上,甚至抹黑指控這是侵犯人權的行為。
為自己生活爭取利益是人之常情,每個人也都希望其他人能夠尊重自己的自由和權利。人類社會是一種群體活動,基於「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道理,我們也應該尊重別人的自由和權利,在表達個人理想爭取個人權益的同時,不應該影響其他人的生活。可惜,越來越多的人將個人主義演繹成為放任自我、自私的行為,衍生出無數的社會摩擦和糾紛。
在追求自我發展和理想的同時,只要我們能夠多些以同理心關注對別人的影響,這個世界將能夠變得更加和諧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