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
5 October 2024
「當局者迷」比喻當事人身在其中,容易變得過於投入忽略了重點,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相反地,置身事外的旁觀者有時候更能夠客觀地觀察形勢作出判斷,這就是「旁觀者清」。
記得我在英國寄宿學校念書時曾經代表學校參加國際象棋比賽,在一次棋局中我在大好形勢下沾沾自喜忽略了對方一次簡單的部署結果輸了比賽,這個教訓直到今天我還記著。日常生活中當局者迷的情況時常發生,父母望子成龍催促學習卻忽略了孩子能力和感受的個案我們都遇到過,年青人事業和財富上略有小成即表現得不可一世的例子也時有所聞。
然而,群體社會最嚴重的當局者迷情況莫過於對「自我」的追求。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習慣從「我」的角度出發,「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我是應該得到這些東西的」。當事情的發展不如己願時我們會感到不高興,甚至產生成見和執著心,很多生活上人際之間的矛盾都是因「我」而起的。
多年來,我都在提醒自己在待人處事上要避免過於主觀,學習以客觀的角度看待事務。很多時候,我們行為上的對或錯都不應只限於個人的感覺和看法,還要顧及對別人的影響和他們的感受。當然不是所有事情都只想別人不顧自己,但在處理世務時抱著多一點同理心和包容心,我們將能夠淡化以我為主的思維,更容易取得生活上的平衡。其實,這不只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自在地生活。
人生就如一盤棋局,「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的道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