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
25 February 2024
春暖花開,看著色彩繽紛的蝴蝶在百花中飛舞,實在令人心曠神怡。這幾年我經常在爬山和打高爾夫球時看見蝴蝶。有一次,一隻蝴蝶落在我的高爾夫球上,當我想拿出手機拍下這個畫面時,它就悠然開心地飛走了。
一位朋友告訴我,由於全球氣候暖化,香港今年的冬天也偏暖,所以蝴蝶的繁殖量比往年的多。在初春時節最常見到的是「報喜斑粉蝶」,它的名字代表冬去春來報喜的意思。這些蝴蝶通常都是在白天較溫暖的時候出沒,它們一般飛得很慢,人們的眼睛也就容易跟著它們的行蹤起舞,特別有吸引力。
可是,朋友也告訴我,在溫熱地帶的蝴蝶壽命一般都不太長,這些粉蝶的生命週期只有兩個月左右。這包括從卵孵化成幼蟲,再經過多次的蛻皮過程長大,然後吐絲成蛹再羽化成為蝴蝶。它們成蝶後的生命其實只有數天到兩週,我們經常看見蝴蝶成雙成對的飛舞是求偶的行為,它們要在短暫的生命中繁殖下一代,完成一生的使命。
我對蝴蝶的印象始於一些浪漫故事,以及蝴蝶的美麗翅膀和飛舞姿態,但我卻忽略了蝴蝶大部分的生命週期。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醜陋的幼蟲蛻皮過程沈悶的蛹期,這些階段實在沒有什麼吸引人之處。然而,蝴蝶這種「完全變態」的生命週期是一種自然的生態,沒有美醜之分,只不過是人們將它美化或醜化了而已。
同樣地,今天很多牽引人心的事情也是被人為簡單地美化或醜化了。一些不被西方接納的國家就變成邪惡軸心國,其國民因此遭受歧視;民主應該是由當地人民自己作主,現在卻變成了只有依照西方的選舉制度才算是民主;類似的以偏概全例子實在是比比皆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