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 · 排他
15 April 2023
包容與排他 (Inclusive : Exclusive) 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都懂得待人處事需要包容對方,大家的生活背景、文化信仰都不一樣,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看法處事原則是自然的事。包容意味著接納與尊重,是一個和諧社會重要的基石。反過來,排他是以自我為中心排斥別人的行為,跟包容的態度背道而馳。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包容與排他卻經常相互並存。
所有主流宗教信仰都是導人向善提倡包容的,但歷史上我們卻見過無數以宗教之名發動的戰爭,死傷枕藉。最近,一位基督教徒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她教會的一位牧師近年來因為政治立場言論變得偏激,偏愛跟他政治思想相近的教友,排斥其他不同理念的人,造成教會內部分化。這種將自我觀點凌駕於宗教的包容信念之上就是引發諸多矛盾衝突的主因之一。
同樣地,民主制度應該由當地人民作主,根據其文化背景、發展程度產生的合適管治制度。可是,有些國家卻將自己的民主選舉方式強加於其他國家,排斥其他管治制度,漠視那些國家真正的需要,造成無數的生靈塗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包容 · 排他」的例子。父母當然是愛惜和包容自己的孩子,但對於孩子選擇的人生道路和伴侶是否也能夠欣然接受呢?很多父母自覺或不自覺地總是想將自己的一套加諸於孩子身上,很多婆媳磨擦以至家庭糾紛都是因為排斥心引起的。
然而,在一些情況下,排他也是有必要的。那些破壞家庭以至社會和諧安定的行為是需要被排斥和限制,因為犯事者沒有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和利益,這也是需要制定一套法規制度的基礎。
總而言之,建構一個和諧的社會是需要相互的尊重與包容。